學生就業成效

學生實習 

一、本校各系所皆有訂定實習辦法及學生校外實習委員會推動校外實習,部分系所將校外實習定為畢業門檻或必修課程。

二、112學年度實習機構達159家,部分實習機構長期與本校合作,每年固定至本校招募實習生或畢業生,112學年度實習人數/次達248人。

 畢業生流向調查

本校配合教育部時程進行畢業生流向調查。近六年(2019-2024年)回收有效樣本,除2021年因受疫情影響導致受訪學生拒答比例較為提高,僅回收2,200餘份外,其餘三年皆維持在平均2,400份左右,2024年回收份數為2,430份左右。2024年畢業1、3、5年的調查回收率分別為85%、58%、49%。結果顯示近幾年畢業生就業及升學狀況皆在43%左右,升學比例略高1-2%。。

一、2020年度大學畢業生畢業後3年薪資與畢業後1年薪資相較,成長率為10.6%。107年度畢業後5年與畢業後3年平均薪資相較,顯示工學院畢業校友3年內平均薪資及成長率為五院最高。

二、以畢業後1年基準可以發現,碩士研究生畢業薪資高於大學部1萬4千元以上。

三、本校人才留地率:畢業生畢業後第1年及第3年的人才留地率,由103年度的29.22%提升至111年度的53.5%。結合在地資源培育出優秀人才,使人才留於地方服務,提高資源對於地方的正面影響力。

大學畢業滿一年之平均薪資與工作滿意度

學年度

109

110

111

高於基本工資之薪資中位數(千元)

35.5

35.5

35.5

工作整體為滿意之人數比率

56.67%

75.37%

63%

 

 

 

 

 

 

研究生畢業滿一年之平均薪資與工作滿意度

學年度

109

110

111

高於基本工資之薪資中位數(千元)

47.5

45.5

45.5

工作整體為滿意之人數比率

69.13%

77.12%

72%

 

 

 

 

 

 

雇主滿意度

2024年雇主對本校畢業校友之滿意度達89.2%,聘用意願85.1%。對校友聘用之主要因素,除了專業能力外,而面試時的表達能力則是錄取之重要關鍵,而創意思考能力及發現及解決問題能力則是普遍雇主希望加強養成的部分。

新創公司

一、本校積極推動校內師生新創,由育成中心從校內課程與專題導入商業思惟與產業資源,輔導與補助團隊參加國內及國際競賽,到形成創業團隊爭取教育部U-start與國科會科研創業計畫(萌芽案、拔尖案)等資源,校內衍生新創法規亦已完備,建構出完整的校園新創生態。

二、2022年化材系何文福老師團隊,以「仿生人工骨粉」成功爭取國科會科研創業計畫-萌芽案,獲得640萬元補助,並取得三家企業共1500萬元之投資MOU,2023持續爭取拔尖案,獲得1,360萬元補助,預計於2024年正式成立衍生新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