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連結

6.3.4 社會連結

本校積極與在地企業或社區交流與互動,並參加產業聚落聯盟如台灣橋頭科學園區產學策進會、南科產學協會等,並擔任聯盟要職,如台灣橋頭科學園區產學策進會理事及監事、綠色大學聯盟理事。本校在2021年加入的臺灣國立大學系統中亦參與工作圈內2022年各項計畫,如實驗室交換、舉辦特色領域研討會等。自2017年加入的南臺灣科研產業化平台,以及高雄市政府青年局、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創育計畫和亞灣新創園專案計畫等,目的皆在於推動新創孵化、協助企業轉型及媒合產業合作等業務,實踐產業鏈結、社會鏈結之校務目標。因此歷年建立之跨校跨單位合作機制如下:

一、建立學術交流策略聯盟:與高雄市立空中大學、中山大學、成功大學、國防大學、金門大學、高雄醫學大學、義守大學、空軍官校、臺東大學、陸軍官校等11校簽訂學術交流協議書與策略聯盟合約。除推動國內交換生制度,並將簽訂跨校雙主修、跨校輔系等合作協議,以持續跨大共享學習資源。

二、加入「臺灣國立大學系統」:自2021年起加入臺灣國立大學系統,建立與其他大學校院交流平台,尋求教學、研究及人才培育等多元連結。學生至系統內學校修課(含修習跨校雙主修與輔系),並有每學期2門課程免繳學分費。

三、加入「南臺灣科研產業化平台」:2017年起參與南臺灣科研產業化平台(原南臺灣國際產學聯盟計畫),整合中山大學、高雄醫學大學、屏東科技大學與義守大學等五校研發量能,共同招募會員廠商整合跨校資源,推動產學合作與技術移轉等工作。

四、加入「綠色大學聯盟」:為落實綠色大學精神,本校加入”綠色大學聯盟”,結合各大學力量,共享綠色大學相關資訊與跨校合作,並爭取綠色大學之資源。本校校長更擔任第五屆理事,以強化與政府、民間與企業資源,推廣具永續概念之綠色大學校際及國際化推動策略。

五、推動國教扎根與共學服務方案:因應2019課綱教學模式與學生學習型態,與高雄地區高中組成「教育行動聯盟」,整合校內資源協助高中開設具特色之多元選修課;持續與仁武高中及「仁大工業區」合作開設「石化產業仁大專班」,協助規劃及開設特色實作課程;並推動國教端教育實踐方案,推動偏向教育服務營隊,落實國教紮根與大手牽小手之共學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