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氣候變遷因應策略

氣候變遷因應策略

為因應全球氣候變遷,配合國家能源與減排政策方向,本校於2022年永續週,簽署「2050淨零排放」宣言與目標。除強化永續大學之理念與課程教學行政體系之互相支援,以落實校園氣候行動,並將具體內容落實於2023-2026年之中程計畫內容。因此2024年在因應策略上,係透過詳實盤點,檢視永續校園之各項現況,可分為校園環境、SDGs永續議題校本課程兩大部分進行盤點結果:

  • 建構永續校園環境

本校致力實踐以SDGs永續精神、友善校園為內涵之綠色大學。因此在校園環境現況盤點,可分為外部回饋、能源設備、智慧監測系統、節水設施等部分。說明如下:

1.外部回饋面:

經過多年的努力,於建物、健康與動植物棲地部分,已獲綠建築標章、地方級國家重要濕地、工程品質相關獎項之肯定。並藉由參加國內外之評比結果,了解學校在永續議題上能夠強化與學習的部分。說明如下:

       (1)參加永續報告書並參加評比:

自2019年開始,每年度均針對前一年之校內永續環境出版永續報告書,迄今獲得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企業永續報告獎3金1銀2銅之肯定。2024年出版之本校永續報告書,係公告於本校網站(https://ces.nuk.edu.tw/)。並獲得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永續報告類獎-銅牌之肯定。

       (2)參加世界綠色大學評比:

2024年世界綠色大學評比結果於2024年12月18日公布,共有95國1,477校參與,本校獲得278名,為全球前18%。相較2023年1,183校參與,本校獲得285名為全球24%相較,有顯著進步。亦證明本校推動綠色永續校園之努力與方向獲得肯定。其中於基礎建設、交通運輸項目最佳。說明如下:

A. 「基礎建設」評比,為全球前86.67%。獲得青睞原因包括創校之初簽署「塔樂禮宣言(2004年6月5日)」,成為全台第1所綠色大學。而前身是農田魚塭,經過高雄市政府區段徵收而來的82.5公頃校地,經過一系列環境復育,校園森林與植被面積達51.64%。

此外,校園內也營造生態池、東湖、生態河道與親水空間,再加上「樂在一起」等10座座落各處的公共藝術,並結合校外周遭300多公頃開發為大學社區,以「社區之肺」理念執行環境教育與管理,吸引民眾遊憩乃至國教端戶外教學,體現共榮共好精神。

B. 「交通運輸」項目:於全球排名前88.89%,獲得肯定作為包括管制機車入校,除了外送、公務執行車輛,教職員生之機車均須停放於指定停車區域。再如與高雄市政府、YouBike微笑單車合作,於校園廣設10處停放站點,方便教職員生與民眾往來移動,此外透過入校汽車收費機制管制輛數,以及規劃學生宿舍等5處「共乘計程車」上車地點,再轉搭大眾運輸,減少私人運具使用。

C.「水資源管理」項目:於全球排名前95%,原因係本校污水經管線收集至污水處理廠處理,主要排放校內中水系統做為草地噴灌與生態水道補充用水,排水量過多時則放流至本校北側橋頭第一大排水溝,最後匯入典寶溪。而污水處理廠為除傳統的二級生物處理之外,另加篩濾及臭氧殺菌的三級處理,放流水水質均符合2019年04月29日修正之放流水標準。

2.能源設備:

本校為配合打造綠色能源之政策,清查本校可利用之屋頂設置太陽能光電板,各設置2,142.920kW,包含躉售與申請綠色能源憑證。

太陽能光電板

照片說明

照片說明

 

3.建構智慧電力監測系統:EMS中央電力管理系統

(1)智慧用電架構:本校12棟大樓均建置有智慧型數位電錶,用以監控大樓總用電、空調用電、部分分區用電。利用EMS中央電力管理系統,將全校數位電錶數據加以蒐集、紀錄、計算、分析,並進一步管理各大樓各式中央空調、獨立式空調加卸載作業。

(2)智慧用電管理與電費計價系統:用於學生住宿用電管理,可提供使用者用電歷程系統化,警示通知,達成節能智慧生活目標,並落實使用者付費。優化電費計價作業流程,提升便捷生活。

  • 寢室用電度數
  • 住宿生電費計算
  • 電價維護
  • 退宿結帳
  • 期末結算
  • 節電通知維護
  • 繳費狀況查詢

(3)多元繳費系統:結合數位學生證與多元繳費系統,通知學生應補繳電費金額與用電資訊,節省人工管理與收費成本。

(4)智慧雲端管理系統:運用電錶數據,分析寢室用電情形,繪製可視化圖表。管理者可配合節能政策,即時發送用電警示,督促學生調整用電習慣。

(5)教室空調調控系統:配合每學期的預定課表,依據教室上課與否,進行空調送電與斷電,以避免無上課時,空調系統被開啟產生的電力浪費。

照片說明

宿舍數位電錶

照片說明

手機電費查詢

照片說明

多功能繳費系統

照片說明

智慧雲端管理系統

教室空調調控系統

 

瀏覽數:
登入成功